教你看懂:“B超大排畸”检查单
为什么选择孕21~24周做大排畸?
B超大排畸是针对胎儿的重大畸形做筛查,如脑部异常、四肢畸形等。为什么选择在孕21~24周做呢?因为这个时期胎宝宝的基本结构已经形成,胎宝宝的大小和羊水量适中,在宫内的活动空间较大,胎儿骨骼回声影响较小,图像比较清晰,能够比较容易看到胎儿的发育状况,有利医生查看胎宝宝是否存在畸形等异常。
大排畸检查最好不要超过28周,因为随着胎儿逐渐长大,他在羊膜腔里的自由活动空间会越发狭小,胎位变化的几率就会下降,医生在检查时可能很难找到合适的角度,也就不能观察某些器官的形态结构,对排畸造成困难。
常规检查项目:
•核实孕周、胎儿数量、胎儿位置和活动;
•测量羊水量;
•判定胎盘位置、胎盘形状及与宫颈内口的关系、显现脐带;
•测量胎儿双顶径、四肢、脑室、后颅窝、心脏结构;
•评估脊柱、胃、肾脏、膀胱等。
下面具体来看一下:
1、胎位:
胎位是指胎儿先露部位的代表骨与母体骨盆左、右、前、后的关系。
先来解释一下,什么是胎儿先露?通俗点讲,就是胎儿朝下、最靠近子宫颈口的部位,包括:头先露、臀先露、面先露、肩先露、复合先露等,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头位、臀位、颜面位、横位。
即使在孕中期的B超检查中,胎宝宝的胎位不是头位,孕妈妈也不要太担心,因为此时胎儿在羊膜腔内的活动空间较大,胎位还会转换。临床上胎位判断是以第一产程内诊为准。
2、双顶径(BPD):
胎儿头部左右两顶骨隆突之间最长部位的长度
3、枕额径(OFD):
又称为前后径,是指胎儿的头部从前面到后面最长的部分
4、头围(HC)
测量的是胎儿环头一周的长度。
5、腹围(AC):
测量的是胎儿腹部一周的长度。用于和腹部前后径(AFTD)和腹部横径(TTD)一起来推测胎儿的发育。
6、股骨长(FL):
股骨长就是指胎儿大腿骨的长度。
7、肱骨长(HL)
肱骨又叫上臂骨,肱骨长指的就是上臂骨的长度
小脑横径(CTI)
小脑水平的长度。小脑横径预测孕周具有很强的独特性,是反映实际孕周的理想指标
9、侧脑室切面
胎儿侧脑室正常应该在1cm以下,1~1.5cm算轻微危险,1.5cm以上就有点危险了。
10、后颅窝池:
颅后窝最大深度不超过1cm。在32周之前随孕周增加而增宽,33周之后随孕周的增加而缩窄。
11、羊水指数(AFI):
以孕妈妈的脐部为中心, 以脐水平线和腹白线为标志,将子宫分上、下、左、右4个区域,将4个区域的羊水深度相加,就得到羊水指数。孕晚期羊水指数AFI的正常值是8~24cm
12、脐带:
脐带的纵切面在羊水中呈长条绳索状,形似麻花。两条脐动脉绕脐静脉螺旋走行,彩色多普勒检查可显示彩色图和动静脉频谱。
13、胎盘:
胎盘位置:说明胎盘在子宫壁的位置,正常发育的胎盘应该是攀附在子宫的侧面、后面或者是前面。但如果是攀附在下面,或者是在子宫颈内口段,孩子的先露部高于胎盘,那么此胎盘的发育情况极为反常,属于胎盘前置。胎盘厚度:一般妊娠多少周,胎盘就有多厚(毫米),临近分娩时,胎盘厚度小于50 mm为正常。
大排畸彩超诊断胎儿先天畸形疾病,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头部:
看胎儿颅骨内的结构是十分重要的,因为中枢神经系统异常对胎儿的生存及出生后的生活质量会造成毁灭式的影响。孕中期检查时,胎儿的颅骨钙化应该很好了,钙化不足意味着骨骼发育不良。要排除脑积水、无脑儿、小头畸形、21三体的短头颅、18三体的草莓头等。
2、面部:
排除唇裂、腭裂、小颌畸形、鼻骨缺失等。上唇连续为正常。现代医学还不能确切知道唇腭裂发生的原因。一般认为,怀孕3个月以前出现下列情况可能会导致宝宝唇腭裂,如:病毒感染,强烈的精神刺激,维生素D、叶酸、铁、钙等缺乏,X线照射,吸烟、酗酒、女方年龄偏大等。
3、脊柱:
排除脊柱裂、脊柱肿块等。胎儿脊柱连续为正常,缺损为异常,提示可能脊柱有畸形。
4、肋骨、锁骨、肩胛骨:
排除骨骼发育不良的类型。
5、心脏:
对胎儿心脏的检查,对超声医生的技术要求很高。要明确心率、心律、心脏位置、大小、心脏腔室、血管等情况,排除心脏畸形。怀孕4个月后,胎宝宝心脏血管已经形成,并具有正常的胎心功能,此时可通过高质量的彩超发现明显的心脏畸形。
6、腹部:
排除脐部肠膨出、内脏外翻、肠道闭锁及巨结肠,肾积水、多囊肾及巨膀胱、尿道梗阻。
7、四肢:
排除胎儿肢体畸形。
排畸检查能看到的结果也受很多因素影响,比如:胎儿体位不佳,可能需要活动后观察;孕妇脂肪层过厚导致切面不清;还可能有不确定的指标,如脉络丛囊肿、心脏强回声光点、肠管壁回声增强、肾盂轻度增宽也需要复查;对明确的畸形(如唇裂、足内翻),建议找相关专科医生会诊,对胎儿作出负责任的决定。
(石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