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前诊断小知识
产前诊断小知识
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产前诊断。
产前诊断是指利用医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影像学等技术对胎儿进行先天缺陷和遗传性疾病的诊断,使患者获得知情选择的权利或宫内治疗的机会。
那么做了产前诊断就可以发现所有先天疾病吗?很遗憾,基于现今技术的局限性,产前诊断仅能发现部分先天疾病。产前诊断包括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只能发现70%的胎儿畸形,实验室也只能确诊常见的染色体病、微缺失微重复综合征、常见基因型的地中海贫血、常见的宫内病毒感染等。
如果孕妇有以下任一情况,尤其建议进行产前诊断:
1. 预产期年龄在35岁或以上的高龄孕妇
2. 产前唐氏综合征筛查高风险
3. 曾生育过结构异常、染色体病、单基因疾病或者先天性代谢性疾病患儿的孕妇
4. 产前B超检查发现胎儿发育异常或者胎儿有可疑畸形的
5. 夫妇一方或双方为染色体异常
6. 有不明原因的反复流产或有死胎、死产、新生儿死亡史
7. 有明确遗传病家族史
8. 孕早期有接触可能导致胎儿先天缺陷物质(药物、射线、感染等)
另外,孕妈常做的三项检查—唐氏综合征筛查,无创产前基因检查,有创性产前诊断有什么区别?虽然都是产前诊断,但是三者各有不同。
唐氏综合征筛查:指在早孕(14周之前)或/和中孕早期(21周前)通过检测胎儿、胎盘分泌的激素水平,结合超声结果、孕妇预产期年龄以及既往妊娠史等,对胎儿患21-三体或18-三体的风险进行评估。
无创产前基因检查 (NIPT):这是通过测量体内游离DNA浓度,判断胎盘是否为13-三体、18-三体和21-三体,从而推论胎儿患以上三种染色体病的可能性,但对其他20对染色体异常检出率较低,而且不能完全代表胎儿的染色体情况。
有创性产前诊断:指通过绒毛活检、羊膜腔穿刺术或者脐血管穿刺术,对胎儿染色体病、微缺失微重复综合征、常见基因型的地中海贫血或常见宫内感染等进行确诊。
唐氏筛查和NIPT都属于筛查,即存在假阳性和假阴性的情况,不能直接诊断胎儿是否患病。筛查结果高风险时,应进行有创性产前诊断确诊。
在产前诊断时,如果发现宝宝生病了怎么办?
“胎儿也是病人”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胎儿患病时,医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为胎儿进行产前诊断以及治疗,也就是宫内治疗。
宫内治疗目的是改善胎儿预后,但也同时存在风险,因此需要胎儿医学专家来严格掌握适应症。
目前如果下列情况可以进行宫内治疗:
① 复杂性多胎妊娠
l 多胎之一胎儿畸形或染色体病
l 三胎或以上
l 双胎输血综合征(TTTS)
l 选择性生长受限(sIUGR)
l 双胎反向动脉灌注综合征(无心胎,TRAP)
l 双胎贫血红细胞增多序列征(TAPS)
② 非遗传因素导致的重度贫血
③ 羊水过多
④ 胎儿心律失常 (石珊供稿)